贵州众熠电子科技就智慧医院概述

 提示: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智慧医院由国家卫健委正式提出,包含三大领域: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以及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

   目前,对于智慧医院的完整定义以及建设标准,国家层面还未进行统一,医院在智慧医院建设探索过程中的侧重点和方向也不完全相同。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渗透必不可少,正是在技术的加持之下,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实现才具备可行性。

   从智慧医院建设目标以及应该具备的功能层面考虑,智慧医院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起点,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医疗场景,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智慧医院的定义.png

在政策和需求的双轮驱动之下,智慧医院建设正加速进行,相关数字化应用开始在医院场景中落地。


1.2.1.政策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驱动力
       医疗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政策作为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驱动力,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用”的方式,加速智慧医院数字化应用的落地进程。
按照由强到弱的影响力度,智薏医院领域的政策可分为评级类政策、绩效考核类政策和鼓励类政策。
智慧医院的分类.png

1.2.1.1.评级类政策
     评级类政策对智薏医院建设的影响力度最大,目前在智薏医疗、智薏服务领域,均有相应的政策落地,智蕙管理领域的评级类政策也已制定完毕,即将发布。
    智慧医疗领域,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使医院对CDSS、病历质控等数字化应用的刚性需求大大增加。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共分为0-8级,每一级都有不同程度的知识植入,体现出不同的智能化水平。其中,0-3级是知识的自动化,4-6级是知识的智能化,7-8级是知识的成熟化。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png

        其中,电子病历应用水平4级以上要求具备医疗决策支持功能,极大地促进了临床辅助决策系统(CDSS)在医院的应用落地。根据2018年12月医政医管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三级以上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以上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2019年,共有7870家医院参与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其中参评三级医院2592家,二级医院5097家,其他参评医疗机构181家。评价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电子病历评级平均分相较于2018年有明显提升,但与政策要求的阶段性任务相比仍有差距。